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8367.“他们到了以琳”表一种启示和情感的状态,因而一种试探过后的安慰状态。这从“以琳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和以色列人所到过的其它所有地方一样,“以琳”体现并表示所论述的事物的状态和本质(参看2643, 3422, 4298, 4442节);在此则“以琳”表示试探过后的状态,即一种启示和情感,因而安慰的状态。因为一切属灵试探过后都启示和情感,因而愉悦和快乐到来;愉悦是由于通过真理而来的启示,快乐是由于对良善的情感。
安慰随试探而来(参看4572, 5246, 5628, 6829节);原因在于,通过试探,真理和良善被植入并联结起来;结果,就其灵而言,此人从内在被引入天堂和他以前未曾所在的天堂社群。一旦试探结束,以前部分关闭的与天堂的联系就会打开。启示和情感,以及随之的愉悦和快乐由此产生;因为那时,与他相联的天使通过真理并通过良善进入。“十二股水泉”表示通过真理而来的启示和由此产生的愉悦,因为“泉”表示真理;“七十棵棕树”表示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和这情感所带来的快乐,如下文所述。
3019.“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,他家中的老者说”表示主将秩序带入祂的属世人的方式和进入它的流注,祂的属世人由“仆人,家中的老者”来表示。这从“说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说”在此是指吩咐或命令,因为亚伯拉罕的话是对仆人说的。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神性重新排列存在于属世人中的事物,所以“说”表示按秩序排列和流入。理性人或内在人按秩序排列属世人或外在人所做的一切,并通过流注如此行。“仆人,家中的老者”表示属世层或属世人,这从“仆人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仆人”是指服侍更高事物的较低事物,或也可说,服侍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(参看2541, 2567节)。属于属世人的一切事物,如各种记忆知识或事实,无非是奴仆,或服侍的事物,因为它们服侍理性心智,使它能公平地思考,公义地意愿。“家中的老者”是指属世人,这从下文可以看出来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